來源:www.33msc-china.com發布時間:2016-05-30點擊次數:載入中...
化工企業在轉型期的安全環保態勢與對策(1)
2016年5月23日,上海青浦區上海焦耳蠟業有限公司廠房爆炸已造成3人死亡。
5月23日下午,位于上海青浦區練塘鎮的上海焦耳蠟業有限公司發生爆炸,事故共造成近200平方米的彩鋼板坍塌,包括李鵬在內的3人死亡。
遇難者李鵬是這家事故企業法人張建雨的學生。
工商資料顯示,2007年4月,張建雨注冊成立了發生爆炸事故的上海焦耳蠟業有限公司。2015 年6 月30 日,公司法人變更為張建軍。多方信源顯示,張建軍是張建雨的哥哥。
此外,張建雨還違規參股另一家位于上海的企業。同時,張建雨還參與了浙江一家企業的運營。
李鵬家人及同學介紹,之前,張建雨曾多次安排學生在這些工廠進行商業研究或實習。
28日下午,華東理工大學宣傳部相關負責人稱,2007年,學校便明確規定,教師不允許在校外企業進行實質性兼職,個人也不能作為法人開辦公司。“張建雨做這種事情,是瞞著學校和學院的。”
除了已經畢業答辯的研三師兄,李鵬是張建雨目前唯一一個在讀碩士。多方消息顯示,他曾不止一次幫導師接待客戶洽談業務。
事發企業的倉庫,現場堆放了大量的化工原料。爆炸產生的沖擊波炸開了房頂,房屋所有的玻璃都被震碎。新京報記者谷岳飛 攝(來自搜狐新聞·新京報)
致命實驗
5月23日一早,有學生看到李鵬走出宿舍,“上了導師張建雨的車”。
當天下午,上海焦耳蠟業有限公司發生爆炸,李鵬和另外兩個人在事故中身亡。
此前,陳濤曾提醒過他,在校外做實驗注意安全。“在學校,有危險的實驗一般都會有安全評估和防護措施”,但是到了工廠,就看工廠措施好不好,“導師不會提供什么保障,最多給你提醒一下注意安全。”
事實印證了陳濤的判斷。
事發三天后,當李鵬的姐夫閆浩斌帶著父母來到事故現場時,他們看到偏僻和荒涼:工廠距離學校整整50多公里,廠房是一小排矮房子,對面是很老的兩層小樓,“就像我們家鄉的家庭作坊。”
李鵬和其他工人到底經歷了什么,尚待警方調查。但其家屬懷疑,李鵬可能被導師要求進行了一次中試放大試驗。
他們的信源來自李鵬的同學——這位同學接受警方調查時,聽警方說起了事發經過。當時在事發現場,除了李鵬之外,還有上海焦耳蠟業有限公司的3位工人,其中1個工人中途嫌氣味太大,出門透口氣而躲過一劫。
這位同學轉述工人的說法:現場有3個裝有化學試劑的桶,每個桶重20公斤,每個人負責一個桶,下面加熱,上面攪拌,在攪拌的過程中,爆炸發生。
但此說法尚未得到上海警方證實。
公開資料顯示,中試放大實驗是實驗室成果走向工業化生產的一個必須步驟,但其危險程度遠高于在實驗室中操作的實驗,一般而言,如果沒有老師指導,研究生不能獨立承擔此項實驗。
李鵬的上述同學介紹,在實驗室進行的實驗都是幾克級,如果20公斤說屬實的話,那就放大了成百上千倍,危險系數也就相應地增加。(來自搜狐新聞·新京報)
化學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化工的發展關系到企業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而化工生產中的安全和環保又歷來在企業經營和政府領導者心中占據“第一要務”的位置。隨著化工企業發展節奏的不斷加快、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以及安全管理體制的調整等因素的影響,化工行業的安全隱患和壓力日益增大。 (www.33msc-china.com)
每次事故發生后,政府部門都能找出導致事故發生的諸多原因。重大安全環保事故發生的根本原因,以下幾點不可忽視:
1、 “競爭”已經成為國家和地方之間、企業與個人之間生存和發展的常態。為了加快發展速度,各地往往不惜突破政策、犧牲環境,將一些本來應該在發展的同時解決的問題往后拖延,以致舊的問題還沒有解決,新的問題又出現了,發生安全事故就成了必然。
2、企業生產經營的壓力大 我國曾對經濟發展和安全環保的關系有一種誤解,即“先發展、后治理”,由此遺留下許多安全隱患和污染難題。一些生產工藝技術本身就存在安全隱患,技術投入又不足,長期“帶病堅持工作”。加之在市場引導下,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占領市場、生產裝置長期滿負荷甚至超負荷投運,使安全問題越加突出。
3、政府職能轉換 我國為了適應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對行政管理體制進行改革,一些行業主管部門被撤消或合并,將其轉為不再具有行政權利的行業協會,再加上企業自身的管理未跟上,企業的安全隱患和違規情況很難被及時發現和糾正。
4、社會對安全的認識和事故應對水平不高 企業安全工作的范圍往往局限在自己的管理區域內,對周邊的安全宣傳和知識普及非常有限。在我國的教育中,很少涉及安全意識的培養和自我救護能力的鍛煉,缺乏相應的民間組織和培訓機構,整個社會對突發事故的預防和危機管理還處在較低的層次上。
相關新聞